序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台灣原住民各族群的豐年節,每到這個時期,基督教一神論的信仰觀與原住民泛靈崇拜的信仰態度就會引來一些的對話。這也就是所謂的宗教與傳統的拉距,與其說是信仰與文化的對立,更能讓現今身為一個基督徒的我們,面對與祖靈對話的祭儀時,實在無法了解自己是否在做祖靈崇拜。
◆ 宣教奇蹟
廿世紀的西方宗教在原住部落的發展被台灣的教會界評為宣教奇蹟,基督教如此蓬勃的發展之下,相對的是使原住民傳統祖靈崇拜宗教(文化)受到更大的威脅。近幾年來原住民意識的抬頭,致許多原住民朋友紛紛返回日據時代,即被迫離開的故居地尋根,當一群人回到舊部落探尋先人的文化遺跡時,我們常會看到帶頭的族人會拿起手中的煙及酒對著出林呼喊祖靈。面對這樣的狀況,常常是我們很多已在基督信仰洗禮之下的人,所無法認同及矛盾的。
過去排灣族的社會組織與階層制度、文化、生活…等,都與祖靈崇拜有著息息相關的牽連;如今在部落中,基督教福音或文化的存在幾乎已是族人生活的一部份,並且這樣的存在已為某一個歷史的時間所取代,以致於一些從事原住民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將教會過去的宣教歷史誤解為破壞原住民文化的原凶。這樣的控訴,造成廿世紀宣教奇蹟中的挑戰,族人們在教會的觀點有的是意見分歧、有的是漠不關心,甚至互相融合而不明究理。
◆ 當福音遇上原住民文化時?
在福音與文化的衝突之下,可能因為福音的介入,必須放棄
原住民傳統的祭祀(巫師文化),然而這對整個部落而言,可說是原住民文化中,代表極重要與人際連結之意義。由此可見,要將福音確實的落實在原住民的土地上,文化與福音如何融入與調整,使其成為幫補是極為重要的。周聯華牧師在其「會通與轉化」之著作中曾說:「傳福音而不注重當地文化,無異於不管土壤和氣候而任意播種。」勞德瑞特(Kenneth
Scott Latoruette)說:「基督教之所以能夠征服古代地中海地區及近東一帶高等文明的國家,是因為它在某些方面,對當地文化做了順塵之道。」
如何將基督福音紮根台灣原住民文化上呢?根據馬蓋文博士對文化的定義,我們可以發現,共同信仰的人配合當地的風俗習慣,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生活,很自然也會形成一共同語言和生活方式,因而產生一種特有的宗教文化。例如,以色列人至今仍有很強猶太教文化背景,但不見得有猶太教信仰。同樣地,過去台灣原住民有特有的文化,例如,特有的傳統宗教文化,原住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皆深受其影響,然而大多數的原住民並不清楚他所信的是什麼。因此,福音進入文化當中,必須瞭解原住民宗教文化的背景,除去異教的因素,保留文化的成份,進而將固有文化思想轉化為福音的橋樑,提昇文化意義的層次,如此,福音才較容易被接受。過去宣教士的失敗往往是自認在傳揚純粹而簡單的福音,其實在無意中卻是在宣傳西方的文化與思想。這對原住民來說,可能是一種文化侵略取代了另一個文化,是否意謂著此一文化優越另一文化呢?
◆ 原住民宣教的挑戰與挑旺文化
從原住民的宣教歷史來看,當福音與文化對遇時,對原住民
|
來說,基督教信仰的確讓原住民得到了自由與解放及生命的尊嚴與意義。但同時在還未對「福音與文化」找到一個平衡點時,傳統習慣或信仰在擇善固執中產生偏差。這是從宣教初期至現在一直是隱含的問題與課題,特別在面對原住民廿一世紀的宣教時,不得不去思考及反省的課題。使之將福音更紮根在原住民的文化裡。另則,在原住民宣教的歷史過程當中,教會信仰前輩為基督福音,甘冒生命危險、不辭辛勞、翻山越嶺,將福音種子散播到每一個原住民的部落;身為後輩的我們亦曾經目睹全體台灣教會,在原住民宣教事工正起步時候,給予宣教資源儘可能的幫助,使原住民宣教的動力,能勢如破竹地在各部落順利展開,也使得台灣原住民教會的宣教成果,被譽為廿世紀的偉大神蹟。然而時至今日,當原住民的教會仍緬懷其宣教成果之時,原住民的教會亦正感受到宣教的瓶頸及停滯不前的壓力。
耶穌基督的福音和真理,在原住民社會的演變,一直扮帶領的角色,許多基督教的信仰融入到原住民社會的生活習俗,使原住民的生活充滿了豐富的基督教內涵。但數年後的今天,我們發現原住民並沒有認真運用這個優勢,反而受到商業和功利主義之影響,漸漸使原住民的社會脫離了基督教化。原住民教會若不能正視,此一情況,即時省察教會生活,總總脫離基督信仰融合了非基督教化的情況,將會有極大非基督教化的隱憂。面對原住民教會部落中日漸轉變的風氣?基督徒的生活與信仰,如何在這個世代中為主作見證。在此,可以透過優質的文化傳承,促進原住民文化與福音結合的方式作互動;如1.古調文化與福音信仰之結
合:原住民古調的音樂風格是淒美中帶有傾訴,彷彿在述說著文化的悲曲,使人聽了盪氣迴腸,不覺潸然淚下。現今有族人將古調重新填詞,加上福音性的訴求,此舉不但使傳統文化與福音做了縝密的結合,更在吟唱中展現了族群的特色,不覺深受感動,並在無形中成就了文化傳承與福音傳播之特殊意義。2.原住民藝術與信仰結合:我排灣族是擁有豐富圖像文化的族群:百步蛇、人形圖象,多彩的琉璃珠,奇妙的陶壼,構築出一個美妙的穹蒼美境。互動中隱含著熟悉與投入的感情,這同時也成了原住民最具象徵意義的表現。所以在思考文化與福
音連結性時,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將這些表徵圖像融入教堂的建築中,賦予文化與崇拜相結合的新意義。因為這不僅可使崇拜中透露出特殊的藝術氣息,更是使文化得以傳承,並建構族群特色及認同的內涵。3.用信仰的角度來詮譯傳統的文化與傳說:猶太人是這麼做的,當他們說故事時,約瑟、摩西、約書亞、大衛、以斯帖、約伯、約拿…等,這些故事的主角或許都不是聖人,但是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還有上帝奇妙的作為。他們不只用口述的,還把這些故事寫了下來。如今,這些故事己經流傳了幾千年,並且繼續為人們傳誦。同樣的,在原住民傳統的文化中,有許多一代傳一代的神話故事,有些表達了族人困苦中尋求希望的精神;有些亦充滿了勵志與傳承神話故事。如何用信仰的角度來詮譯傳統的文化與傳說,又如何將福音用故事神學的方法經由轉化作深刻表達與流傳,是我們在思考文化與福音問題的整合時當思考的前題。。
◆ 通過愛與受苦,來成為盼的記號
回顧台灣原住民宣教史,有許多是值得感謝的,但也有不少需要反省檢討的。教會應在不同的時代及處境中,必須不斷自我反省教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教會如何來實現「通過愛與受苦,來成為盼的記號」之本土神學的信仰告白。原住民福音與文化之課題亦是如此,針對現今處境,原住民文化嚴重失血之問題。在此作呼籲,以優質的文化作傳承,來提昇原住民文化與福音結合幾項建議,盼望能在福音與文化落差之間作修補、整飾的工作,透過原住民古調、藝術、文化、傳說與福音作連結,為原住民往後的宣教史,寫下具有歷史、文化、福音融合之本土神學。 |